工商時報【記者劉家熙╱台北報導】
蘋果iPhone 5外傳銷售不如預期,降價聲浪四起,法人籌碼出現鬆動,蘋果概念股兵敗如山倒,可成、大立光、F-臻鼎及鴻海在法人賣超下跌幅不輕。法人指出,後市需看蘋果23日財報及今年新機推動速度,但在三星來勢洶洶下,蘋果壓力日趨沈重。
蘋果本次財報被外資視為有史以來最重要指標,另外,外電指出,蘋果iPhone 5的全球銷量未達預期,日本顯示器公司與夏普已開始減產iPhone專用面,法人指出,蘋果本次新手機銷售不如預期,市場買氣全部等待下一款新機來臨,短期內蘋果供應鏈的本益比全數下修,等待下一次新機上市的契機。
根據統計,昨(14)日三大法人賣超逾千張的蘋果家族包括可成、F-臻鼎、頎邦、鴻準等,鴻海更賣超1.2萬張,賣壓相對沈重。
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指出,新台幣升值再加上iPhone 5本次銷售出現良率不佳且款式不夠新穎等多重因素,原本有意採購iPhone 5的買氣全數遞延,再加上其餘品牌智慧型手機外型及功能轉佳,iPhone 5未能推陳出新,因此未能掀起以往的換機潮買氣。蘋果將於23日(下周三)公佈財報,儘管財報不如預期,有機會出現利空出盡的走勢,但操作還是要格外保守。
元大寶來投信基金管理部專業資深經理翁敏松表示,部分電子股營運創新高但股價卻呈現反向的不利走勢,但在中概內需股與金融股適時支撐下,指數並未大幅回檔。本周美股將進入財報周,且美國亦將於下週陸續公告零售銷售及工業生產指數等經濟數據,將是影響盤面的重要因素之一,若訊息多偏向正面,將有利於台股再向上挑戰高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