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最受矚目的非蘋果莫屬,最後的結果優於預期,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便是iPhone,總計今年第二季銷售3,120萬支,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0%。不過,這幕後最大的功臣,不是最新的iPhone 5,而是推出至今已有3年的iPhone 4。
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儘管iPhone 5目前仍是蘋果銷售最好的手機,但是iPhone 4在新興市場的需求持續成長,是今年第二季iPhone總體銷售成長率達20%的關鍵。
此外,iPhone 4如今成了蘋果搶進新興市場的祕密武器,蘋果藉由降低舊款手機價格的策略,吸引新興市場消費者,成效確實相當不錯。以印度市場為例,銷售成長高達400%。
不僅如此,iPhone 4的低價策略在成熟市場同樣奏效,促使iPhone在美國和英國的整體銷售均成長了50%。
但不可否認,低價策略勢必影響蘋果的獲利,iPhone平均售價曲線確實逐步下滑。不過,就公司整體營收和獲利而言,和微軟、谷歌另外兩大科技公司相較,蘋果佔有優勢。
根據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的比較,若從營收來看,雖然蘋果自去年第四季以來逐步下滑,但表現仍一枝獨秀,優於谷歌和微軟。至於微軟和谷歌,最近這三季的營收維持平盤,並未有太顯著的成長。
再比較獲利指標,蘋果同樣是在去年第四季達到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,但仍是三家之中表現最亮眼的。但是,相較於營收,獲利下滑幅度更快,與微軟和谷歌之間的差距逐漸逼近,這將是蘋果的未來隱憂。(吳凱琳編譯)
最後,以獲利率指標來看,蘋果的成績就不如其他兩家公司來得突出,反而是近期頻頻被唱衰的微軟,表現優於蘋果與谷歌。